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名家荟萃 传统文化 文化刊物 文化活动 艺术收藏 非遗文化 文化战略 文化资源  
地方分站
名师专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专访 > 正文        
叶兆言:写作之外,我是个很无聊的人
发布者:本站 发布时间:2024/12/30 阅读:3924次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双击自动滚屏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 上官云)头发有些花白、剪的很短,衣着干净利索,脸上永远带着微笑……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叶兆言,经常就是这样一副温和从容的样子。

  叶兆言开始写作的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一开始就想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他当过钳工,恢复高考后,又考上了大学,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他的写作增添了诸多可能。

  对琐碎的事务,他能应付得过来,但心里更喜欢独处,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写作填满,如无必要,很少会主动外出参加社交活动,有时叶兆言自嘲,“我其实是个很无聊的人”。

  但就是这位生活看似无聊的作家,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从生活和历史的缝隙中寻找灵感,在小说里描摹世间百态,写出了《夜泊秦淮》《璩家花园》等多部作品。

  蔡秀英、祝医生、璩天井……在叶兆言笔下,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雷同之感。他的创作秘诀是,“写作其实也简单。你设置了一个人,就尽量把这个人写的跟真的一样。”

  作家叶兆言。出版社供图

  “文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深入人心,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幸福?

  《璩家花园》讲了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故事。

  相传,璩家祖上做皮货生意,家资颇丰。到了璩民有曾祖父中举后,大兴土木,璩家花园声名鹊起。此后,它经历了战乱、社会浪潮的洗礼,如今被成了被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

  在这部小说里,写了工人、保姆、小混混、教师、买卖人、知识分子等组成市井生活群像,绵密的地理风俗从中亦可见一斑。

  有意思的是,叶兆言把很多亲身经历的事情,也放进了《璩家花园》。写作的时候,他总会觉得,那些人仿佛就在他的眼前、身边。“很显然,我正在和自己及同代人对话。”

  比如,小说里的费教授是叶兆言祖父叶圣陶的同代人,1970年,落实政策他一次性补发了7000块钱工资,就是叶兆言家发生过的事情,那时,他的父亲拿了个书包,把补发的钱装了回来。

  璩天井是故事里的主角,工作、生活均平平无奇,但做事情多少有点理想化,脾气略微执拗,为了恋人放弃大好前途,继续在工厂里当钳工。

  叶兆言如此解读道,“我希望笔下每个人物都不一样,璩天井尤其特别。通过他,我想表达的是,世界上真正最幸福的人,是全心全意的、能爱别人的人。”

  “每个人衡量幸福的标准都不一样。大多数人都希望被别人爱,也会去爱别人,但人是会变的,爱能不能长久是件非常可疑的事情。而璩天井,是个幸福的人。”他说。

  小说和现实

  小说里的璩天井,是一家工厂里的钳工。现实中的叶兆言也当过四年钳工,但性情跟璩天井却大有不同,一些熟悉他的人觉得,叶兆言总是带着一丝丝很自然的松弛感。

  叶兆言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按常人的设想,他会顺理成章地走上文学这条路,然而,他最初的工作却跟文学半点关系都没有,更没想过当作家。

  叶兆言。出版社供图

  高中毕业后,叶兆言进厂当了一名钳工,日复一日听着机器叮叮咣咣的声音,内心的新鲜感逐渐散去,日子过得虽然安稳,但一点也不好玩,便决心去考大学。

  命运有时很神奇。参加了两次高考后,叶兆言被南京大学录取了。原本他要去读历史系,可中文系的招生人员觉得他更适合学中文,就把档案要了过来,就这样,他成了中文系的学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热”如火如荼,写作成了一件很时髦的事情。正在读大学的叶兆言受到这股潮流的影响,也拿起了笔,1980年发表了处女作《无题》。

  “人生大概都是由时代决定的,我当作家也是这么回事,当钳工时根本没想过往后要当作家。上大学后,那个年代大家都写作,无论年纪大小,那么我也就写作了。”他感叹道。

  岁月没有辜负努力的人。后来,他写出了《花煞》《别人的爱情》《追月楼》《马文的战争》等小说,拿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等多个奖项。《璩家花园》是他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

  重读《璩家花园》时,叶兆言掉了泪,感叹人物命运艰辛,“会不会我跟书里的老教授一样,不停地写,可能最后作品也跟老教授的日记一样,被扔垃圾箱里去。”

  他的共情能力很强,但很少在小说里煽情,细节写的好,也都是点到为止,“干嘛要把人看哭了呢。文学的关键在于是不是能够深入人心,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笨拙”的小说家

  读者们或许很难想到,写作时笔触细腻的叶兆言,对自己的评价会是“无聊”:生活有规律,按部就班,没太多新鲜感。

  叶兆言。出版社供图

  比如,很早之前,他就开始用电脑写作,可直到现在,也很少在网上冲浪,也不刷短视频,朋友转发“投喂”的信息足够他了解一天的新闻,“有啥看啥,跟看报纸差不多。”

  这并不妨碍他觉得网络特别可爱,“互联网流行,为人类浏览信息带来便利,也让个人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看手机也是一种挺好的阅读方式,适度就行。”

  叶兆言喜欢读书,却很少给别人提什么阅读方面的建议,“作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我只能告诉大家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读书让你觉得快乐,这就是有用。”

  年轻时,他每天早晨开始写作,写一上午就停,下午游泳、读书,或是遛弯。他跟朋友合著过一本对话体小说,取名《午后的岁月》,就因为觉得写作对自己来说,午后就结束了。

  比起热闹的交际场合,他更擅长独处,一个人待着也不会觉得无聊,旅途中火车上、飞机上以及酒店里的碎片时间,会被他拿来写作,“这样感觉额外多了些时间,像是占了便宜。”

  写作早已成了他的习惯。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自己是个很笨拙的小说家,只是热爱写,想写,还在写,“作家都不应该自以为是,你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努力去写好。”(完)

    本文共分 1 页    

  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任何评论

评论呢称:
 评论内容:
     
相关新闻      
  叶兆言:写作之外,我是个很无聊的人 [ 2024/12/30 ]
  为时代存照 为人民造像——访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十届主席李舸 [ 2023/5/11 ]
  濮存昕:把自己交给舞台,把好戏带给观众 [ 2021/12/14 ]
  徐振明:一生诠释“老兵精神” [ 2021/8/20 ]
  曹鹏:用指挥棒奏响爱的篇章 [ 2021/8/20 ]
  杨克: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搭建起了中外诗歌交流的桥梁 [ 2020/11/19 ]
名师专访       
该栏目下暂时没有分类
最新资讯        
我在云冈修壁画:千年石窟 云上不朽...
科技赋能文化传承 ,文物“上云”焕...
见证中国企业四十年变迁 音乐剧《潮...
叶兆言:写作之外,我是个很无聊的...
全国图书馆文创精品展在陕图开幕
“向大师致敬”纪念石慧儒专场演出...
长篇小说《执手》:两代作者共绘情...
北京地区博物馆元旦将举办81项展览...
名家推介 查看更多      
王永健
莫言
苏长陆
杨勇
王涛
李玉田
网站首页  |  商务合作  |  加入收藏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找回密码  |  人才招聘  |  人才策略  |  返回顶部
 
文化研究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画院动态
艺术领域
政策法规
 
名家荟萃
名家推介
名家专访
名家作品
 
文化战略
文化资源
非遗文化
文化活动
文化刊物
 
书画收藏
文化超市
文化视频
文化时评
传统文化
文化赛事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中国文化研究网  中国文化研究网  2010-2025  版权所有  禁止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制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15561号-1   联系电话(TEL):64813409/64813408   地址(ADD):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