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媒体人 谭军波
我与小我1岁的孙洪涛大校相识于幸福村,常相遇,常听他讲段子、诗朗诵、学“潮普”,欢乐开怀,大家都叫孙洪涛大校为孙大笑,有他的地方就有欢笑!
听他讲课在昨天,幸福书院大讲堂第三讲《我的兵情·戏缘·英雄梦》,孙洪涛大校第一次完整讲述自己的故事,励志而阳光。
从小就有英雄梦,从小想当水兵,以至12岁将自己原名孙彦超改为孙洪涛。
16岁圆梦进入部队,从基层做起,战士、班长、保密员、司务长、连长、文化教员,直到新闻干事、军务参谋。
因偶然《羊城晚报》寻找演员的机会参加了电视剧《叶剑英》的拍摄与影视结缘。拍《和平年代》得到知名演员张丰毅点拔,1997年以少校军务参谋身份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成为一名专业演员。成为国家一级演员,成为被授予“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的文艺名家.....
因形象阳光,军人气质强加之个人追梦,出演的角色多以军人为主,迄今拍摄影视作品80余部、1800余集、30多部作品饰演男一号,90 %角色为军人。
涉及各个时代的各军兵种,海军、陆军、空军、武警、二炮、宇航员、红军、新四军、八路军、黄埔军人,甚至伪军。 嗯几乎演遍了各个时期所有的军兵种.从士兵演到将帅,演遍了各个级别的军人,包括还有多个古代作品的军人。
孙洪涛 当兵演兵,堪称演艺界的“兵王”。
励志努力是孙洪涛的军人本色。军艺上学时他坚持每天清晨5:50起床,在操场上跑八圈,做100个俯卧撑、100个引体向上、再练1小时台词晨功,每天坚持,风雨无阻,即使寒冬飘雪,从不退缩。
演英雄学英雄亦为孙洪涛的特质。他因拍戏多次受伤,如《英雄无悔》在珠海拍摄时,他从飞驰的摩托车上飞出37米,三处骨折,昏迷3个多小时,刚住院8天。因剧组等不及欲改剧本,孙大校带伤只手驾车赶往一百五十公里外的拍摄现场,坚持拍戏,铁骨铮铮,令人敬佩。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孙洪涛接到部队通知,在家休假的他当天从广州飞回北京归队.5月28日便赶赴灾区慰问,接连又三下灾区拍摄《震撼世界的七日》《文化战车》《惊天动地》,在灾区连续战斗了113天,成为在汶川灾区抗震队伍中待得时间最长的军队文艺战士,荣立二等功。
拍摄电视剧《吉鸿昌》,康洪雷导演说当年吉鸿昌190斤,希望孙洪涛增肥。孙洪涛一天吃4顿,每顿14个馒头,两碗米粥.3个多月增肥37斤,使体形马上接近原型人物。
拍完《吉鸿昌》,因要出演电影《南口1937》饰演另一位抗日英雄团长龙飞,需要减肥。他又在3个月内减肥30多斤迅速恢复身材。问他如何做到的?他说每天只吃6根黄瓜,饿得人眼冒金星,天旋地转亦在所不惜。
硬汉本色源自当兵人的英雄情结,源自孙大校对演艺事业的热爱!
孙大校因在电视剧《彭雪枫》中饰演彭雪枫将军表现优秀被调入北京第二炮兵,媳妇是广州人,不愿北上北京而留守广州,孙洪涛在火箭军生活工作了16年后于2017年军改转业回到广州。脱下35年军装的他在广州又参与拍摄了19部影视作品,包括《南哥》《谯国夫人》《绝密使命》《追梦》《暴风》《我 就是风》等等,他不仅担任角色还担任制片人、总制片人,这些作品属于新时期岭南影视的重要佳作。
岭南影视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辉煌,如今的衰落根本应在于影视创作人才的匮乏。孙大校因爱情南归,如果岭南影视圈再多一些类似孙洪涛大校这样的影视专业人才进入,明天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