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名家荟萃 传统文化 文化刊物 文化活动 艺术收藏 非遗文化 文化战略 文化资源  
地方分站
新闻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弘扬武学精神 激发家国情怀
发布者:本站 发布时间:2024/12/15 阅读:7865次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双击自动滚屏

——王西京“武林系列”人物画浅析

高佳妮


 壹 武学文化与劲逸之美

近年来,著名人物画家王西京一直致力于探索传统人物画与中国优秀艺术门类的融合发展与跨界传播。继“舞韵”和“梨苑”系列人物画之后,他又创作了以中国功夫为题材的“武林系列”人物画,开拓了人物画创作的新领域。在王西京笔下,武者身姿矫健、拳脚凌厉、腾空跃起、虎虎生风、气势磅礴……隔着画面,似乎能听见武者强大的爆发力和呐喊声。王西京凭借精湛的笔墨功底和不俗的审美格调,敏锐地抓住武者的精彩瞬间来表现武师的勇猛和中国武术的内劲,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笔墨精湛、细节刻画生动、面部表情逼真,丹田之气随着重拳一击喷薄而出,爆发力十足,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眼神是无声的语言,特别是练武人的眼睛,有着异于常人的精气与锐利,提气凝眉间眼神凌厉,威慑四方。如果说“舞韵系列”人物画展现了舞者跳舞时的欢快与韵律美,那么“武林系列”用色纯粹、线条简练、动作凌厉,一招一式则彰显武者的勇猛与爆发力。王西京的“武林系列”人物画画出了中华武术慑人的气势和劲逸之美。

武术作为一项传承千年的体育运动,融合了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和武侠文化,在绘画作品中常常用来彰显国人对勇猛、侠义、忠诚、爱国等传统价值观的追求。古代书画中,武侠形象往往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佛家思想、道家理念相结合,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武术在古代不仅是士族子弟强身健体、防身御敌的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与品德修养。“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一个真正的武者不仅功夫高深、扶贫济弱,更要有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此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真正的儒家子弟不仅要饱读诗书、勇武强健,退可修身齐家,进可治国平天下,甚至上阵杀敌。就连儒家“二圣”孔子和孟子都是出行佩剑的剑术高手;享誉盛唐的诗仙李白也是一身武艺,剑术高超,志在朝堂,以建功立业为人生目标;宋代范仲淹、岳飞、辛弃疾既是学富五车、文传后世的诗人,更是征战沙场、击杀敌寇的将帅……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士族子弟“文武双全”,习武修文密切结合、互相促进。武术所蕴含的尚武精神更是男人阳刚之气的体现。王西京从小读书习武,虽然最终选择绘画作为职业发展方向,但对武术的喜爱和热情一直未减,他除了自己习武强身健体之外,也要求子女从小练习武术。王西京以绘画闻名于世,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陕西省武术协会副会长,一直关注支持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风靡全国的武术竞技类栏目《武林风》,就是王西京题写的栏目名。王西京是具有家国情怀的艺术家,他以绘画为载体,传达着自己对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对昂扬奋进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礼赞,对推进历史进程、为中华文明作出伟大贡献和牺牲的忠勇之士的崇敬……在绘画艺术上王西京则能超越艺术本体,借绘画艺术传达中国文化精神,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精粹。

 贰 尚武精神与家国情怀

文载道,艺传神。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蕴含着中华文化古老的哲学思想。武术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常常被用来塑造英雄形象。有许多英雄人物通过习武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征战沙场:如霍去病、杨家将、岳飞、戚继光、霍元甲等英雄豪杰从古至今都是人物画的重要题材,他们异于常人的高超武艺和勇武忠义的优良品质,成为艺术作品歌颂的对象。通过绘画,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些英雄人物的勇猛和正义之气。武术家为国为民的侠肝义胆、保家卫国的血性与牺牲精神感动了王西京,成为他创作“武林系列”人物画的原动力。

陕西乃“文武盛地”,民间拳师众多,还出过几届全国武术冠军。赳赳老秦,尚武之风盛行,老少习练武术者众多,作为西安人的王西京少年时随师傅习武,结交了不少拳师和武术家朋友,熟悉各路武术动作和民间武林百态,为日后创作“武林系列”人物画积累了大量素材。

在王西京的“武林系列”人物画中,有少林武僧,有大刀侠士,有各路拳师,有中青年武者,有宽袍广袖、挑灯看剑的士子,有双手持枪过肩斜刺的武将,也有开宗立派的武林宗师……刀法、棍法、剑术、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红拳、醉拳、八卦掌……甚至轻功都成为王西京展现中华武术精神的重要题材。王西京用画笔展现了他心中的“武林”英雄谱。中国人物画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人物画作品只有具备摹其形传其神,才能真正达到绘画作品之意趣。传统的武术人物画多采用线描或者工笔写实技法来表现,人物动作和表情难免有些僵滞,很难表现中国武术飘逸潇洒、行云流水的意蕴与美感。王西京将经典武术动作与武侠英雄形象相融合,将国画的写意性与西画的写实相融合,选取武者习练或对战时的精彩瞬间,赋彩设色,融写实与写意于一体,亦实亦虚,以形写意,以意绘神,力求达到形、神、意的高度融合。他以中国画的笔墨意象,借鉴吸纳了西画中的造型、色彩、明暗对比等元素,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手法,开创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武林系列”人物画风格。

在王西京的“武林系列”人物画中,既有少林功夫和各路拳法、棍术,也有以静制动、以气运身的武当派功夫,太极拳、太极剑、道家气功,静中有动,动中有势,柔中带刚,绵里藏针,以意运空,以气运身。武者身形飘逸、目光炯炯、衣袂飘飘、轻灵带风。画面干净、色彩清爽、笔法简练,粗线条勾勒出动作和衣饰轮廓,轻染墨彩,中国武术的潇洒飘逸与中国绘画的水墨气韵有机融合在一起,意蕴隽永、神采奕奕。

心中有正气,笔下无俗气!在王西京身上昂扬着一种蓬勃向上的艺术激情和生命活力,他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英雄的敬重投射在人物画创作中,借此抒发自己的心志与气格。他的“武林系列”为当代人物画注入了勇武阳刚的审美气质。与“舞韵系列”“梨苑系列”画作表现人物的舞台美和表演性不同,“武林系列”人物画重在展现武者全力一击时的劲霸之气。武术作为一种搏击对抗性体育运动,虽然兼具体操功能和舞蹈的表演美感,但与体操和舞蹈目的性不同,展现在画面上的视觉效果也截然不同。武术的本质在于实战、在于攻防技击,目的是杀伤或制服对手。这一特性决定了武术动作和技巧的设计不是为了表演性的美感,而是实战中一击而中、一招制敌的狠辣动作。要想通过一张定格的画面表现武者的武术功底,展现武者的武术境界和道德品质非常不容易。王西京用粗线条勾勒武者的衣饰外形,通过对武者面部表情和手臂拳掌的精细刻画展现武者一击而出时的精彩瞬间,人物提气凝神,紧绷的面部神情甚至是扭曲的,拳脚和肢体动作却是凌厉且充满力量!画面张力十足,画外有声,声中有力,引发观者想象,从而取得意大于象的艺术效果。

中国武术在强身健体,上阵御敌的实用效能外,更有着以武入道,以武观象的哲学意味。真正的武林高手不仅要看眼前路,也要看身后身;而武林宗师却能以武入道: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万法归一,王西京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也用绘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特别是他之前创作的丝路国际与战争题材的人物画,展现了一个的艺术家的悲悯之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王西京的“武林系列”人物画对提振国人士气,振奋精神,重新唤醒中国人英勇尚武的爱国激情,彰显男性勇武阳刚之美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用,这也是武术在当代弘扬发展的意义所在。

 叁 文化自信与精神崛起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灿烂,犹如流淌在中华民族体内的汩汩血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曾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支撑性和引领性贡献。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的文化艺术精粹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当代人物画领域标杆性的艺术家,王西京自觉地承担起这种责任。多年来,他一直探索传统水墨人物画在当代的革新,除了在笔墨技法和章法构图上进行专业探索之外,他在多个领域开拓人物画的题材和视域:“中华历史文化名人系列”“革命领袖系列”“丝路文化系列”“舞韵系列”“梨苑系列”“武林系列”,都是为了让传统人物画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通过人物画展现给世人,激发国人的爱国激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影响力和传播力。王西京认为:“中国文化只有坚持‘走出去’,才能真正形成全球影响力,在全世界范围建立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舞韵系列”“梨苑系列”“武林系列”是王西京进行的国粹探索三部曲,他用绘画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这与他前些年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创作的巨幅画作《黄河,母亲河》,在其艺术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王西京说:“国家复兴,民族富强,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超越,更是文化上的引领。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中国年青一代和社会精英阶层首先要对我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认同,这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六十余年来,王西京创作了数万幅人物画,凡为中华文明发展和历史进程作出贡献和牺牲的革命先烈、志士仁人、贤达鸿儒、文化名流都是王西京人物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他借助国画彰显中华文化精神,向大众普及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激发中国青年一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文化艺术的传播、对中华文化精神的弘扬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西京简介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

自古以来,武术作为重要的技击门类,在国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传统国粹之一,被称为“国术”“中国功夫”,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中少林功夫、太极拳更是享誉海外。中国武术文化在与中外多国的交流互鉴中传承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门类。 

    本文共分 1 页    

  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任何评论

评论呢称:
 评论内容:
     
相关新闻      
  我在云冈修壁画:千年石窟 云上不朽 [ 2024/12/31 ]
  全国图书馆文创精品展在陕图开幕 [ 2024/12/30 ]
  “向大师致敬”纪念石慧儒专场演出圆满举办 [ 2024/12/30 ]
  长篇小说《执手》:两代作者共绘情感与信仰画卷 [ 2024/12/30 ]
  北京地区博物馆元旦将举办81项展览及文化活动 [ 2024/12/30 ]
  京城盛启!全球老子圣像评选细则发布会,点亮文化星河 [ 2024/12/29 ]
新闻资讯       
头条报道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艺术领域
政策法规
最新资讯        
我在云冈修壁画:千年石窟 云上不朽...
科技赋能文化传承 ,文物“上云”焕...
见证中国企业四十年变迁 音乐剧《潮...
叶兆言:写作之外,我是个很无聊的...
全国图书馆文创精品展在陕图开幕
“向大师致敬”纪念石慧儒专场演出...
长篇小说《执手》:两代作者共绘情...
北京地区博物馆元旦将举办81项展览...
名家推介 查看更多      
王永健
莫言
苏长陆
杨勇
王涛
李玉田
网站首页  |  商务合作  |  加入收藏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找回密码  |  人才招聘  |  人才策略  |  返回顶部
 
文化研究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画院动态
艺术领域
政策法规
 
名家荟萃
名家推介
名家专访
名家作品
 
文化战略
文化资源
非遗文化
文化活动
文化刊物
 
书画收藏
文化超市
文化视频
文化时评
传统文化
文化赛事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中国文化研究网  中国文化研究网  2010-2025  版权所有  禁止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制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15561号-1   联系电话(TEL):64813409/64813408   地址(ADD):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