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于 帆 摄
梨花风起正清明。京剧、话剧、舞剧、芭蕾……清明假期,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文艺院团为观众准备了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场馆也将以主题丰富的展览,邀全国观众赴一场文化艺术之约。
清明假期,国家京剧院“这里有戏”将在北京人民剧场上演,观众可在京剧经典唱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4月4日至5日,京剧折子戏《时迁盗甲》《打严嵩》《游龙戏凤》等将陆续上演。4月6日,京剧《大英杰烈》将为观众讲述侠女陈秀英的传奇故事。
中国国家话剧院与杭州演艺集团携手出品的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将带领观众品味千年宋韵。《苏堤春晓》讲述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才华横溢、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该剧主创阵容强劲,编剧为田沁鑫、张昆鹏,导演为田沁鑫、高蕾蕾,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辛柏青饰演北宋名士苏东坡。该剧将于4月5日至14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连演9场。
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两部大热舞剧将分赴山东青岛、浙江杭州演出。4月5日至6日,舞剧《昭君出塞》将在青岛大剧院上演,讲述昭君“请缨赴塞上”,完成和亲宁边使命、促成民族和睦的传奇故事。同期,舞剧《赵氏孤儿》将在杭州金沙湖大剧院上演,讲述晋国贵族赵氏托孤,门客程婴牺牲亲生骨肉、冒死历险的忠义故事。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将于4月5日至6日登上大连大剧院。该剧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原创音乐剧《星辰》将于4月5日至7日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该剧以音乐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理想之城。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将奉上精彩的儿童剧,陪伴小朋友度过小长假。现实题材童话剧《萤火虫姐弟历险记》将在清明假期连演3天,该剧以小小的萤火虫为切入点,通过探索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法则,认识生命的意义。4月4日至14日,儿童剧《鹬·蚌·鱼》将用肢体语言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哲思。一鸟一蚌一鱼,一对靠打渔为生的夫妻,重新讲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2024年正值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诞辰160周年。4月5日,中央歌剧院将推出纪念理查·施特劳斯诞辰160周年室内音乐会。音乐会曲目包括理查·施特劳斯《降E大调管乐小夜曲,作品7号》、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品622号》等。
4月2日至7日,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吉赛尔》将再度如约而至,在北京天桥剧场连演6场。芭蕾舞剧《吉赛尔》首演于1841年的法国巴黎,是芭蕾浪漫主义时期的巅峰之作,有着“芭蕾之冠”的美誉。舞剧的故事脱胎于德国诗人海涅和法国文豪雨果的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凄婉故事。本轮《吉赛尔》演出中,中央芭蕾舞团将以实力阵容为观众再度呈现这部经典之作。
中国煤矿文工团出品的诗画情景剧《众里寻他》以甲骨文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为切入点,两位主人公通过解密探寻甲骨文,追溯华夏文化根脉,以诗为引,以歌舞、器乐再现生动、恢宏、浪漫的节日场景。舞台呈现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这几个传统节日的不同场景氛围,在古琴、埙、箫的现场演奏中,古诗词吟诵、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交融互动。4月4日至6日,该剧将在北京顺义大剧院与观众见面。
在展览方面,据了解,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在清明假期正常开放,观众可提前预约参观,合理规划行程。
2024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于4月1日至6月30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展出。展览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约200件文物精品,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以及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展览共分“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3个单元。观众可以通过展出的瓷器、绘画、钟表、科学仪器、珐琅、家具等诸多种类文物,追寻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一百多年间,中法往来交互的历史印迹。
每到假期,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等基本陈列展览往往人山人海。今年清明假期,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展的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也十分精彩。如“中国古代玉器”“中国古代瓷器”等专题展览都已经过改陈,在去年重新开放。此外,有两个临时展览也适合观众在清明时节参观。“岐阳世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展出馆藏文物及明代复原服饰共计72件套,李氏家族的历代先祖容像按年代顺序排列展出,体现出中华民族对优秀先祖遗训的尊崇、保护和传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展出馆藏蜡像200余尊,再现了英模人物无私奉献的历史瞬间,适合开展祭奠和缅怀英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统稿:张影 参与采写:刘淼、于帆、刘源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