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名家荟萃 传统文化 文化刊物 文化活动 艺术收藏 非遗文化 文化战略 文化资源  
地方分站
文艺评论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 正文        
浙江文化观察:良渚玉器鸟立高台图符是啥意思?
发布者:记者 谢盼盼 发布时间:2022/12/9 阅读:6450次 来源:中新网 双击自动滚屏

浙江文化观察:良渚玉器鸟立高台图符是啥意思?
良渚文化刻符玉璧(正面) 良渚博物院供图

  中新网杭州12月6日电 题:浙江文化观察:良渚玉器鸟立高台图符是啥意思?

  记者 谢盼盼

  在良渚遗址出土的大量玉器中,鸟的纹饰频频出现,这些鸟有何寓意,是良渚守护神吗?为何高台图符采用三级台阶?

  记者近日访问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执行院长马东峰,一窥千年图符“密码”。

  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良渚古城遗址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千年前,良渚先民创造出了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良渚文化墓葬中蔚为大观的用玉情景,表明以琮、钺、璧等玉器为载体的精神信仰在当时得到了广泛认同。

  苍璧礼天,黄琮礼地。在如今的良渚博物院里,玉琮、玉璧也是良渚文化时期的典型玉器。

良渚文化刻符玉璧(反面) 良渚博物院供图
良渚文化刻符玉璧(反面) 良渚博物院供图

  特别是作为良渚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刻符玉璧被放置在独立展柜。

  时至今日仍然可以看到玉璧上方刻画了一只小鸟,只见鸟伏首敛翅侧立在三级阶梯状的高台之上,鸟的图符刻画若隐若现,鸟爪依稀可见。

  马东峰说,玉璧是良渚文明玉礼器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这些特殊图符刻画往往出现在良渚文化晚期玉器上,我们称为“鸟立高台”纹。

  奇特的是,多数高台图符的内部刻画里似人似鸟的图形,仿佛双手张开,抬头望天。

  马东峰说,有学者推测,似人似鸟图形可能表示巫师的形象。在良渚同一时期的古埃及文明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图符,是古埃及第一王朝法老杰特的名字,由鸟形外加台形组成,鸟形表示神,台形表示宫殿,台形内部刻的就是国王名字。“两个古老文明出现类似的符号表明,这种巧合也恰恰证明在早期国家社会诞生之初,中西方文化上有某些相似性,特别是在思想和宗教的认识上。”

  据他推测,鸟立高台内部中似人似鸟的图形,可能代表了当时统治者的名字或形象。高基座上部呈现三阶状的平顶台形体,推测为祭坛,地位神圣且特殊。

良渚文化刻符玉璧 良渚博物院供图
良渚文化刻符玉璧 良渚博物院供图

  太阳由于对人类生产生活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太阳崇拜一直以来在原始先民的宗教观念中国占据主体地方。

  马东峰认为,古埃及文明将鸟形表示神,在良渚文明中,鸟拥有飞行的能力被视为沟通天地的信使,也被认为是太阳的象征,对其进行崇拜即表达了对太阳的崇拜,当然,在考古学中同样被认为与“通天”等意象有所关联。

  有意思的是,在所有的鸟立高台图符刻画中,皆是三级台阶,台阶由下到上渐次收小而加高,为何台阶数量是三级,而非其他数字?

  “说不清楚。”马东峰大方承认,他认为,良渚文明依然在破解中,只能用后期的历史来解读历史,三级台阶可能代表了天地人含义。

  在中国历史上,多处关于祭祀中,“三”的元素不可或缺。如祭祀建筑——北京天坛中的圜丘是三层圆顶建筑;如孔庙中,祭孔的最重要程序是“三献礼”。马东峰认为,尽管良渚文明消失,但它其实是融入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主脉络中。(完)

    本文共分 1 页    

  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任何评论

评论呢称:
 评论内容:
     
相关新闻      
  指挥家曹鹏从艺80载:音乐要为社会服务 [ 2024/4/3 ]
  儿童绘本怎可“儿童不宜” [ 2024/3/21 ]
  让艺术成为“大语言” [ 2024/3/21 ]
  “数字戏曲”焕发传承传播新活力 [ 2024/3/2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育人工作的路径探索 [ 2024/3/5 ]
  传承历史文化 助推文旅融合 [ 2024/3/5 ]
文艺评论       
乔岗
席雯
罗宁
高建群
巩志明
张瑜
最新资讯        
广西形成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多种模式...
让更多民众走上舞台
​从江西诗派到诗旅江西
粤闽文旅系统积极防御强降雨
山东升级“边住边玩” 让游客留下来...
书香致远 文心筑梦
当世界读书日遇见华为阅读:让电子...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数智赋能全民...
名家推介 查看更多      
王永健
莫言
苏长陆
杨勇
王涛
李玉田
网站首页  |  商务合作  |  加入收藏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找回密码  |  人才招聘  |  人才策略  |  返回顶部
 
文化研究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画院动态
艺术领域
政策法规
 
名家荟萃
名家推介
名家专访
名家作品
 
文化战略
文化资源
非遗文化
文化活动
文化刊物
 
书画收藏
文化超市
文化视频
文化时评
传统文化
文化赛事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中国文化研究网  中国文化研究网  2010-2024  版权所有  禁止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制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15561号-1   联系电话(TEL):64813409/64813408   地址(ADD):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