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苏州论坛”在别具一格的明清时期“姑苏繁华图”景象中拉开帷幕。
本次论坛由文化部、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苏州市政府等承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次以政府为主的大规模学术研讨活动。本次论坛共收集论文260多篇,涉及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博物馆学等等诸多领域。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保护和弘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延续和保持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民族基因,责任重大。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在发言中指出,苏州是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综合性试点城市。去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成功举办,对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6月28日”这个世遗会开幕日期已被确定为苏州“文化遗产保护日”。苏州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古城古镇“申遗”工作正式启动;公布了首批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苏州还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的新路子,两岸三地引进外资成功打造了昆曲《长生殿》和青春版《牡丹亭》。
7月8日论坛闭幕。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宣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识》,强调要坚持政府主导、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众志成城,抢救和保护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