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啊,浪呀么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11月14日,中国歌剧节的歌剧音乐会展演小分队来到福建省福州市马尾观中国国际钢铁制品有限公司演出,当这首脍炙人口的《洪湖水浪打浪》音乐响起时,观众席中有人率先轻声唱了出来。
正在福州参加首届中国歌剧节的近10位歌剧工作者不辞辛劳,为生产一线的工人们送上了《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北风吹》、《红梅赞》等经典曲目,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除了进厂区为群众义演,首届中国歌剧节还把4个主赛场中的两个安排在离福州市中心20多公里的马尾区马江剧场和长乐区长乐人民会堂。歌剧《土楼》的女主角、女高音歌唱家王庆爽说,很高兴走进基层为大家演出,这也是文艺工作者下基层、接地气的学习机会。
经典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是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带来的参赛剧目,同时也是歌剧节下基层演出节目之一。在长乐人民会堂的两场演出,观众反应热烈。有很多人是第一次在剧场里观看《洪湖赤卫队》,来自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的学生黄友旭说:“虽然是第一次看,但里面的很多歌曲,是从小就听到的。”一些年长的观众不止一次看过这部歌剧,他们熟悉里面的所有唱段。“当年《洪湖赤卫队》演出时盛况空前,这首《洪湖水浪打浪》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的退休演员老杨说,“我很喜欢听民族歌剧,里面的音乐符合我们的欣赏习惯。”
歌剧节组委会副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说,首届中国歌剧节正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每一位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为普及歌剧艺术,本次歌剧节特别安排了歌剧走基层进厂矿、进校园等活动,旨在把歌剧真正地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之中。
不过,歌剧到基层演出,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普通观众对歌剧特别是西方歌剧了解不多、不习惯西方歌剧演唱方法等,对此,歌剧界的专家表示,基层演出的同时,也要把歌剧的普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82岁的郑小瑛现任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她一直坚信 “阳春白雪,和者日众”,为了普及她的“阳春白雪”,已忙了几十年。她非常重视对交响乐和歌剧的普及,在每次演奏歌剧之前,她都会耐心地为观众普及歌剧和交响乐的常识及历史,并介绍观看演出的要求,这也是她坚持了20多年的演出习惯,这种习惯被人称为“郑小瑛模式”。这一模式在马江剧场校园歌剧《紫藤花》的演出现场收效明显,观众因为先听到了剧情介绍,对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观看起来就轻松了许多。其中著名曲目《紫藤花》里的优美旋律,演出结束后仍有观众在哼唱。
“《紫藤花》贴近年轻人的生活。特别是郑老师开场前的讲解,让歌剧比我想象中的亲切多了。回家之后,我还会自己去学习更多关于歌剧的知识。”来自福建博物院的讲解员梁洁说,这也是她第一次走进剧场观看了一台完整的歌剧。
“有人说歌剧是高雅艺术,但歌剧不是高高在上的,一部好歌剧是每个人都能听得懂的。”本届歌剧节评委、中央歌剧院原院长刘诗嵘说,通过下基层演出这一重要的普及歌剧的手段,让普通人都能与之共鸣,是歌剧繁荣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