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名家荟萃 传统文化 文化刊物 文化活动 艺术收藏 非遗文化 文化战略 文化资源  
地方分站
文学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资源 > 文学 > 正文        
刘心武
发布者:本站 发布时间:2008/10/15 阅读:148次 来源: 双击自动滚屏

      另类解读《红楼梦》
  自从刘心武在央视的《百家讲坛》揭密红楼梦以来,争议之声四起。这让他成为近期文化界的一个热点。2005年10月出版的《艺术评论》更是用很大篇幅发表了主流红学家的批评意见,刘心武对此做了简单回应。一场关于谁有资格研究红楼、讲红楼的争论开始升温。和学者相比,读者的反应也很热烈。在新浪网推出的"您如何看待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网上调查中,参加人数已经达到了17385人。近八成的投票者认为刘心武"扩大了红学的大众讨论空间,值得肯定"。按照计划,刘心武在央视"揭密红楼梦"在11月继续开讲。关于刘心武与红楼梦的话题还会一直"红"下去。
  我的学术证据就是原著本身
  

    研究《红楼梦》有很多种方法。近年来,红学家大多注重考据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著作本身,而刘心武则把研究《红楼梦》的主要精力放在仔细反复地研读原作上。他说:"有人说要我拿出证据,我主要的证据是《红楼梦》文本的自身,是我对文本的细读,我是很下工夫的。"
  "就我个人来说,第一有乐趣,第二有收获,研究《红楼梦》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这无非是方法之一。文本细读在西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很流行的,叫新批评,也不是我独创的。"
  "我最喜欢自己的小说是《四牌楼》,但可惜它影响不大,也没有热销,我觉得应该让时间检验,包括目前这股风过去之后,也许人们最后想起我来的时候,会认可这部作品。"
  对于有人问到他揭秘《红楼梦》会不会误导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来探究它的野史时,刘心武说:"我个人觉得我研究的目的是引导他们来读《红楼梦》的原著,我是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如果有人说读了我这个就想读那个了,我也没办法。"
  社会现实我也关心这方面要向祖宗学习
  有人问刘心武:"社会上有那么多的不公正,为什么不去管,偏偏研究这个,无聊不无聊?"刘心武认为文学本来就是关心现实,《红楼梦》正是一本关心现实的书。他说:"我很理解一些人的心情,现在社会上矿难、就医难、失学问题、民工欠薪问题等等很多问题都需要关注,我是关心社会现实的人,但是你要把关心社会现实的小说写好的话,作为艺术作品必须向我们的老祖宗学习。"
  "《红楼梦》里面对平等意识很重视,贾宝玉就提出来世法平等。阅读《红楼梦》有助于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虽然不是那么直接了当。我作为一个研究《红楼梦》的人,不可能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但我参与,我觉得我研究《红楼梦》和写小说都是参与方式。"
  轻视《红楼梦》是一个大悲剧
  刘心武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中国人应该珍惜它、尊重它,并且应该更加广泛地研究它。"有人说雨果的《悲惨世界》是好的作品,《悲惨世界》的出现比《红楼梦》要晚,并且雨果的创作环境比曹雪芹好很多倍。而曹雪芹则生活在文字狱横行的时代,我们怎么能不尊重曹雪芹?"
  对于现在中国有些人抬高外国作品而贬低中国作品的现象,刘心武说:"所有的中国大学生都知道莎士比亚和莎士比亚戏剧。"而在国外曾问人家知不知道曹雪芹,他们都非常客气地说:"能不能再说一遍?"
  

    刘心武说:"我们凭什么非要知道莎士比亚,他们就不知道曹雪芹和《红楼梦》,我们自己对曹雪芹和《红楼梦》这么轻视,我觉得是一大悲剧。一个民族为什么延续这么久,就是通过母语一代一代相传。我们对自己国家的伟大作品不能随便轻视,要好好地研究和保护,我希望更多的人去看《红楼梦》。"
  自从刘心武在央视《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以来,争议之声四起。一时间,刘心武成为热门红学家,他的其他身份反而为人忽视。
  刘心武:我们凭啥非要知道莎翁
  "我的研究的目是引导人们来读《红楼梦》的原著。"昨天下午,刘心武在网上回答读者问题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而对于国内名著受冷落的现状,刘心武感慨地说:"凭什么我们非要知道莎士比亚,他们就不知道曹雪芹。"
    本文共分 1 页    

  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任何评论

评论呢称:
 评论内容:
     
相关新闻      
  刘宇一教授作品:历史、艺术、文化、经济价值并蓄的收藏瑰宝 [ 2024/10/29 ]
  纪录片《跨越时空的北京中轴线》播出 讲述中华文明故事 [ 2024/10/24 ]
  特色鲜明 玉树藏文化的深厚意蕴与独特魅力 [ 2024/10/8 ]
  春风化雨 —— 致敬我心中永恒的灯塔 [ 2024/9/2 ]
  “周日制服”诞生85周年, 运动不止竞技 [ 2024/7/5 ]
  TCL未来创意家大赛收官,赋能年轻人迎接创意未来 [ 2024/7/3 ]
文化资源       
考古
文学
艺术
最新资讯        
华为阅读独家上线《常变与长青》:...
创新·艺术·扬国威:行风伟业集团...
2024大模型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
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纪念封首发式暨...
一朵花,开在人与自然的对视中 | 20...
关于聘任韩浩然、曹志发等同志中国...
看音乐剧,“人大于戏”?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
名家推介 查看更多      
王永健
莫言
苏长陆
杨勇
王涛
李玉田
网站首页  |  商务合作  |  加入收藏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找回密码  |  人才招聘  |  人才策略  |  返回顶部
 
文化研究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画院动态
艺术领域
政策法规
 
名家荟萃
名家推介
名家专访
名家作品
 
文化战略
文化资源
非遗文化
文化活动
文化刊物
 
书画收藏
文化超市
文化视频
文化时评
传统文化
文化赛事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中国文化研究网  中国文化研究网  2010-2024  版权所有  禁止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制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15561号-1   联系电话(TEL):64813409/64813408   地址(ADD):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