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名家荟萃 传统文化 文化刊物 文化活动 艺术收藏 非遗文化 文化战略 文化资源  
地方分站
新闻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来自四十年前的一方急就章
发布者:本站 发布时间:2025/2/5 阅读:2674次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网 双击自动滚屏

作者:卢忱

  一方印章,承载一段往事,浓缩诗画时光,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引人遐思,予心温暖!

  诗人卢前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调到莫干山邮电所工作的。

  “更惜阴山无日照,箨龙石下苦盘桓。”当时同样身受磨难的余任天为其深感惋惜,在他和卢前唱和的诗中,比喻卢前从此就像生在阴山的竹笋,难以出头。

  六七十年代的莫干山主要作为干部疗休养场所尚未开放,邮电所设在庾村。庾村是个偏僻的小镇,交通不便,文化生活贫乏,无疑让卢前感到十分苦闷。以书信与杭城的友人们保持着联系,是他度过那段枯寂生活的慰籍。

  八十年代开始,莫干山作为风景区逐渐面向游客开放。1983年夏,卢前和德清画家黄雨鸿特意邀请杭城老友们到莫干山游玩。王京盙、袁啸谷、吴静初、周生龙等七八人欣然前往,下车后第一站便到卢前的居所。

  居所前面空旷,不远处横亘着一带连绵青山。闲步山野,秀美的自然风光让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友人们不禁大为陶醉,而晚餐时的农家米酒更是激发了雅兴,大家纷纷吟诗作对、挥毫泼墨。

  吴静初拿出在路边刚摘得的一串紫红野果,淘漉了一碟胭脂色的汁液,以其入色作《牡丹图》。王京盙篆书作《陈毅‘莫干好’诗》。

  画兴正浓时,黄雨鸿提议合作一幅画纪念这次雅集,得到大家的赞同。于是在一幅四尺宣纸上,卢前画石,周生龙画梅,黄雨鸿画松,吴静初画竹雀并题款。

  整幅画纯以水墨表现,诸人用笔劲逸、墨色淋漓,落款后盖章时,大家却踌躇了起来。

  在中国画中,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幅是多人合作的作品,钤个人名章显然不合适,该盖什么章呢?

  王京盙不假思索道:“现在就刻一个!我来写篆,也算参加这个作品的合作了。”他让卢前拿来印石和刻章工具。

  刻什么内容呢?王京盙略一沉吟,提笔在印石上写下篆字,大家看时,写的是卢前斋名“看前山轩”。

  王京盙笑着解释道:“用卢前斋名,一则今日应景,另则,以后卢前也可以用!”

  接下来,吴静初端坐刻石。只见他屏心静气、运刀如笔,刻刀的刀锋过处,石屑纷飞……就在大家的注视下,普通的印石华丽转身,一方斋名印章灿然而生。

  “先生王公京盙篆,静初刻,急就印”,吴静初还刻上了边款。

  最后,印章盖在《岁寒同心》画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雄厚雅健的印文为画作增添了特别的人文韵味。

  现场的友人们大为赞叹,不禁都鼓起掌来。

  雅集直到深夜,大家创作了多幅书画作品还意犹未尽。卢前吟七律诗为记:茅屋冷清巢莫干,蓬门此日驻征鞍。几杯浊酒耳根热,万里遥天胸境宽。写景名山开玉检,寄情雅艺落金盘。闲云野鹤良朋会,墨迹长留松竹端。

  第二天,众人一起游览了剑池、芦花荡、武陵村等景点,尽兴而归。

  在之后的岁月中,卢前虽然因工作调动离开了莫干山,“看前山轩”急就章却一直陪伴着他,成为他在书画作品中最常用的钤印之一。

  而今,卢前已逝去多年了,这方章为卢前之子卢忱继续珍藏,摆放在他位于伶仃洋畔的画室案头。当伶仃洋上的微风偶尔吹拂过印章时,隐约带来了千里外莫干山间的松涛竹影,四十余年前的诗画时光宛然再现。

  文中主要人物简介:

  余任天(1908年11月9日一1984年3月2日),浙江 诸暨 人。曾用名栎年,字天庐,居室名任、归汉室、嘉砖砚斋。新 浙派绘画 的重要奠基者和代表人物之一,浙江现代美术史上诗书画印兼擅的艺术大家。

  王京盙(1922年—1996年), 慈溪河头市(今属宁波市 镇海 区)人,生于 杭州 。字劲父,号澄翁,又号铁翁,别署守正楼主、宝敦楼丁、力学斋主、慈湖外史。曾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 会员, 浙江 书法家协会顾问,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卢前(1943年11月10日—2020年1月16日),浙江温州鹿城区人。字葆光,一字光甫,别署莫干山民,万竿晴雨楼主等。诗人,书画家。曾任 中华诗词学会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浙江楹联研究会顾问等。他创办的余不诗社为中华诗词学会发起单位之一。

  吴静初,1948年6月生于杭州,安徽歙县人。原名清宁,号静庵,笔名一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

  作者简介:

  卢忱,文中人物卢前之子。籍贯温州,现居深圳。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出版有《翰墨因缘》《中华诗词十家》等。

  (原载《杭州日报》艺术典藏“西泠印记”,2025-01-24)

    本文共分 1 页    

  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任何评论

评论呢称:
 评论内容:
     
相关新闻      
  来自四十年前的一方急就章 [ 2025/2/5 ]
  非遗年味满溢,与鸿蒙原生应用一起探索别样非遗春节 [ 2025/1/28 ]
  兼具个人成长、科技新知、文学艺术,这份华为阅读新春书单请查收 [ 2025/1/24 ]
  赵正逸:黄河之畔的隐士画家,笔耕不辍的艺术人生 [ 2025/1/24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新华社2025-01-20 14:31关注 [ 2025/1/21 ]
  新华指数|本溪温泉:探寻自然馈赠的康养天堂 [ 2025/1/17 ]
新闻资讯       
头条报道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艺术领域
政策法规
最新资讯        
来自四十年前的一方急就章
非遗年味满溢,与鸿蒙原生应用一起...
兼具个人成长、科技新知、文学艺术...
赵正逸:黄河之畔的隐士画家,笔耕不...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总...
新华指数|本溪温泉:探寻自然馈赠...
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
“传承文化 温润心灵”项目启动
名家推介 查看更多      
王永健
莫言
苏长陆
杨勇
王涛
李玉田
网站首页  |  商务合作  |  加入收藏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找回密码  |  人才招聘  |  人才策略  |  返回顶部
 
文化研究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画院动态
艺术领域
政策法规
 
名家荟萃
名家推介
名家专访
名家作品
 
文化战略
文化资源
非遗文化
文化活动
文化刊物
 
书画收藏
文化超市
文化视频
文化时评
传统文化
文化赛事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中国文化研究网  中国文化研究网  2010-2025  版权所有  禁止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制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15561号-1   联系电话(TEL):64813409/64813408   地址(ADD):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