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湖北记者 瞿祥涛
湖北是科教大省。据统计,湖北省拥有高等院校132所、在校大学生200余万人,以及科研机构3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万家,并有1家国家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477家新型研发机构。
如今,湖北文旅部门深挖科教“富矿”,走融合之路,为文旅发展注入新的动能。7月,武汉各高校已进入暑假,却仍有一群大学生活跃在文物保护利用一线。在黄陂区,武汉理工大学学子加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武汉市黄陂区调查队,进行田野调查,核查文物信息;在江夏区,湖北大学的同学跟随江夏区文物管理所专业人员,开展文物巡查,确保文物安全;在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江汉大学的同学加入宣教部,为市民游客讲述中国共产党不畏艰辛、力挽狂澜、拯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中的光辉历史;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华中师范大学的同学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共同策划社教活动……
“行走在文物保护的路上,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是极其有意义的暑期实践。”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张同学说,他来到武汉求学,与这座城市就有了情感联系,“有机会去做点什么,义不容辞。”
据介绍,第一届武汉高校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行活动2024年6月启动,作为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武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青年行”暨武汉大学生文物保护实习实践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3所高校向武汉市有关区文化和旅游局、市直文博单位派出一批建筑学、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城乡规划、新闻传播等专业的学生,积极投身到武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
接下来,武汉还将陆续举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年游”、武汉文化遗产“青年拍”、武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青年说”等4项重点活动,以及文物建筑创新利用设计工作坊、“遗珠拾粹·传古承今”高校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等17项系列活动,让青年学生与历史对话、品武汉故事。
“武汉是‘大学之城’,130多万在校青年学生铸就了这座城市青春的底色。发动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为建设文化繁荣的新时代城市注入强大青春力量。”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莘莘学子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光发热,而培育他们的高校也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7月16日,“走进学府、遇见未来”湖北高校研学之旅在武汉落幕。为期5天4晚的活动中,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走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武汉音乐学院五大知名高校,感受大学氛围,启迪少年梦想。
高大的梧桐、苍翠的珞珈山,漫步在夏日的武汉大学校园里,来自四川的学生徐毅茗不禁感叹:“老建筑错落有致,很有年代感,行走在校园里,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不少省外学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湖北,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期间,家长则旅游观光。上海学生卓乐之的父亲卓弘楠说:“没想到湖北的研学旅行办得这么好,将文化、科技内容都呈现给孩子。研学结束后,我们还带着孩子“打卡”了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等地。”
湖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熊剑平表示,这次研学活动将科教与文旅结合得很好,算得上是一次非常经典的案例。据介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从7月16日至10月16日,面向社会免费提供高校研学旅游课程。
与此同时,湖北发挥科技和产业发展优势,大力推动科技商务旅游。今年3月,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海外游客发布湖北科技商务旅游线路和中国光谷科技商务旅游线路。其中,湖北科技商务旅游线路分为湖北现代交通设施线路、湖北工业文化景点线路、湖北自然和科技博物场馆线路、湖北现代科技和制造业园区线路,涵盖武汉“光谷光子号”空轨、长江三峡纯电动游轮、中国首家钢铁博物馆武钢博物馆、湖北省科学技术馆、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荆门爱飞客航空小镇等。
|